昆明鸡血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香花崖豆藤MillettiadielsianaHarms的藤茎。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具有补血止血,活血调经络之功效。常用于血虚体弱,劳伤筋骨,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各种出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中文名称】昆明鸡血藤【拉丁文名】MillettiadielsianaHarms【别名】山鸡血藤、血藤、鸡血藤、岩豆藤、五叶鸡血藤、血见愁、火麻藤、大血藤、崖豆藤【道地产区】中南、西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性味归经】味苦、涩、微甘,性温【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昆明鸡血藤功能
补血止血,活血调经络。
昆明鸡血藤主治
血虚体弱,劳伤筋骨,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各种出血,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昆明鸡血藤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或浸酒;或熬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根、叶捣烂敷。
昆明鸡血藤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昆明鸡血藤药理作用
有镇静、催眠、抗肿瘤等作用。
昆明鸡血藤相关论述
1、《植物名实图考》:主和血络。
2、《云南中草药》:调气补血,舒筋活络。主治胃痛,月经不调,闭经,产后腹痛,恶露不尽,遗精,贫血,肠风下血。
临床应用
昆明鸡血藤相关配伍
1、治贫血:香花崖豆藤、土党参、黄花稔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2、治再生障碍性贫血:鸡血藤60-125g,鸡蛋2-4个,红枣10个。加水8碗,煎至大半碗(鸡蛋熟后,去壳,放入再煎)。鸡蛋与药汁同服,每天1剂。(《浙江药用植物志》)
3、治痨伤:山鸡血藤30g,白酒500ml。浸泡3d。每日服2次,每次10ml。(《湖北中草药志》)
昆明鸡血藤附注
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产量及蕴藏量较大,可大量开发利用。同属植物亮叶崖豆藤等的功效和应用与香花崖豆藤相似。
加工炮制
昆明鸡血藤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昆明鸡血藤药材性状
茎呈圆柱形,直径1.5-2.0cm。表面灰褐色,粗糙,栓皮鳞片状,皮孔椭圆形,纵向开裂。商品呈长椭圆形斜切片,皮部约占横切面半径1/4-1/3,外侧淡黄色,内侧分泌物呈黑褐色;木部淡黄色,导管孔洞状,放射状排列呈轮状;髓小居中。气微,味微涩。
植物学信息
昆明鸡血藤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香花崖豆藤。
昆明鸡血藤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长2-5m。枝被褐色短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15-30cm;叶柄长5-12cm;托叶线形,长约3mm;小叶片5,革质,具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有时为卵形,长4-15cm,宽2-3cm,先端钝渐尖,基部钝或圆形,上面无毛,下面略被短柔毛或无毛,网脉密集而明显。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组成圆锥花序,长达15cm,密被黄褐色茸毛;苞片小,卵形,小花梗长约5mm,被绒毛;花密集;萼钟状,5裂,密被锈色茸毛;花外面白色,密被锈色茸毛,内面深紫色,花冠蝶形;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内弯。荚果狭长椭圆形,略扁平,长7-12cm,宽14-25mm,近木质,密被锈色茸毛。种子1-5颗,扁长圆形。花期5-8月,果期10-11月。
昆明鸡血藤分布区域
分布于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昆明鸡血藤道地产区
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昆明鸡血藤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坡杂木林与灌丛中,或阴处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