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寒草,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直立婆婆纳VeronicaaruensisL.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中、新疆。具有清热,除疟之功效。常用于疟疾。
【中文名称】脾寒草【拉丁文名】VeronicaaruensisL.【道地产区】华东、华中、新疆【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胆经【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脾寒草功能
清热,除疟。
脾寒草主治
疟疾。
脾寒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
脾寒草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脾寒草药理作用
抗疟作用。
脾寒草相关论述
1、《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疟疾。
2、《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除疟。主治疟疾。
临床应用
脾寒草相关配伍
1、白带,疝气:脾寒草五钱至一两,淘米水煎服。
2、疟疾:脾寒草一两,水煎服。(1-2方出自《甘肃中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脾寒草采收加工
春、夏间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脾寒草植物种属
玄参科植物直立婆婆纳。
脾寒草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5-30cm。茎直立或下部铺散分枝,被两列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常3-5对;下部的叶有短柄,中上部的叶无柄;叶片卵形至卵圆形,长5-15mm,宽4-10mm,具3-5脉,边缘具圆或钝齿,两面被硬毛。总状花序顶生,长达20cm,花多,各部分均被多细胞白色腺毛;苞片下部的长卵形,疏具圆齿,上部的长椭圆形,全缘;花梗极短;花萼长3-4mm,4裂,裂片条状椭圆形,前方2枚较后方者长;花冠蓝紫色或蓝色,4裂,与萼互生,裂片圆形至长圆形;雄蕊2,短于花冠;雌蕊1,子房上位,2室。蒴果倒心形,强烈侧扁,长2.5-3.5mm,边缘有腺毛,先端凹入很深,几乎为果半长,具细毛而边毛很长,宿存的花柱不伸出凹口。种子长圆形,多数。花期4-5月。
脾寒草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华中,新疆也有。
脾寒草道地产区
华东、华中、新疆。
脾寒草生长环境
生于路边及荒野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