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草根,中药名。为蓼科植物金线草Antenoronfiliforme(Thunb.)RobertyetVautier和短毛金线草A.neofiliforme(Nakai)Hara的根茎。金线草分布于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短毛金线草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咳嗽咯血,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脘腹疼痛,泄泻,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瘰疬,痈疽肿毒,烫火伤,毒蛇咬伤。
【中文名称】金线草根【别名】海根、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毛药、水线花根、蓼子七、土三七、铁拳头。【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归肝、肾、脾、心经【毒性】无毒《本草拾遗》【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金线草根功能
凉血止血,散瘀止痛,清热解毒。金线草根主治
用于咳嗽咯血,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脘腹疼痛,泄泻,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瘰疬,痈疽肿毒,烫火伤,毒蛇咬伤。金线草根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亦可泡酒或炖肉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磨汁涂。金线草根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金线草根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金线草根相关论述
《本草拾遗》:“味苦,小温。无毒。”
《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性寒,味苦。”
《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苦、涩。”
《湖北中草药志》:“淡,平。”
《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苦、辛,凉。”
《本草拾遗》:“主霍乱中恶,心腹痛,喉痹,蛊毒,痈疽恶肿,赤白游胗,蛇咬犬毒。酒及水磨服,敷之亦佳。”
《花镜》:“治汤火疮。”
《四川中药志》1962年:“散瘀行气,消肿止痛。”
《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止血,解毒。治各种出血,解诸药毒。”
《贵州民间药物》:“除湿热,止泻痢。”
《全国中草药汇编》:“凉血止血,祛瘀止痛。主治吐血,肺结核咳血,子宫出血,淋巴结结核,胃痛,痢疾,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腰痛。”
临床应用
金线草根相关配伍
1.治初期肺痨咳血:金线草根30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2.治久咳:蓼子七30g,胡颓叶9g,水煎服。咳嗽咯血加苎麻根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3.治血热崩漏:蓼子七30g,荠菜30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4.洽月经不调及痛经:金线草根250g,切细和鸡或猪蹄脚2只,加黄酒炖烂,去滓服食。每行经时服1次,约服2-3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5.治月经不调,经来腹胀,腹中有块:金线草根30g,益母草90g。水煎,冲黄酒服。(《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6.治骨折:鲜金线草根适量,切碎,捣极烂,酌加甜酒或红砂糖捣和,敷于患处,夹板固定。(江西《草药手册》)
7.治腰痛:鲜金线革根30-45g。水酒各半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8.治淋巴结核:鲜金线草根30-45g,玄参9-12g,芫花根3g。水煎,以鸡蛋2个煮服。(江西《草药手册》)
9.治水泻:水线花根30g,煎水服。每日3次。(《贵州民间药物》)
10.治霍乱腹痛,蛇咬伤:金线草根,水酒磨汁内服,并外涂。(江西《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金线草根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金线草根植物种属
蓼科植物金线草。金线草根形态特征
金线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100cm。根茎横走,粗壮,扭曲。茎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托叶鞘筒状,抱茎,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5cm,宽3-6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长糙伏毛,散布棕色斑点。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红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雄蕊5;柱头2歧,先端钩状。瘦果卵圆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短毛金线草:本种与金线草的主要区别为:叶先端长渐尖,两面有短糙伏毛。金线草根分布区域
金线草: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短毛金线草:西南及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金线草根生长环境
金线草:生于山地林缘、路旁阴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