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粘谷子,中药名。为苋科植物繁穗苋AmaranthuspaniculatusL.的种子。我国各地栽培或野生。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功效。常用于痢疾,胁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中文名称】红粘谷子【别名】繁穗苋【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毒性】无毒【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红粘谷子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红粘谷子主治
痢疾,胁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红粘谷子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红粘谷子相关论述
1、《全国中草药汇编》:“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恶疮肿毒。”
2、《山西中草药》续编:“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治赤痢,两胁痛。”
临床应用
红粘谷子相关配伍
1、治血崩:繁穗苋种子1把,京墨30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繁穗苋种子、地肤子各等量。压碎醋调,敷患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红粘谷子附注
种子为粮食作物,炒食、制糖酿酒。
加工炮制
红粘谷子采收加工
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日晒,搓揉,取种子,干燥。
药材鉴别
红粘谷子药材性状
胞果菱状卵形,环裂,先端有3齿;种子近圆形,稍扁平,淡黄色或棕褐色,长与宽约1mm,边缘粗厚有不规则带状突起,种子淤在中央突出如透镜状,在基部有微凸的种脐。
植物学信息
红粘谷子植物种属
苋科植物繁穗苋。红粘谷子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2m。茎直立,单一或分枝,具钝棱角,几无毛。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3cm,宽2-5.5cm,先端锐尖或圆钝,具小芒尖,基部楔形。花单性或杂性,圆锥花序腋生和顶生,由多数穗状花序组成,直立,花后期下垂;苞片和小苞片钻形,绿色或紫色,背部中肋突出,先端具长芒;花被片5,膜质,绿色或紫色,顶端有短芒,花被片和胞果等长;雄蕊比花被片稍长;雌花苞片为花被片长的一倍半,花被片先端圆钝。胞果椭圆形,盖裂,先端有3齿,和宿存花被等长。种子棕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红粘谷子分布区域
全世界广泛分布。红粘谷子生长环境
我国各地栽培或野生。生长由平地到海拔2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