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R1

桦木皮

桦木皮,中药名。为桦木科植物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的树皮。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江苏有栽培。具有清热利湿,祛痰止咳,解毒之功效。用于咽痛喉痹,咳嗽气喘,黄疸,腹泻,痢疾,淋证,小便不利,乳痈,疮毒,痒疹。

桦木皮【中文名称】桦木皮【拉丁文名】BetulaplatyphyllaSuk.【道地产区】东北、华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四川、云南、西藏、江苏【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入肺、胃、大肠经【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桦木皮功能

清热利湿,祛痰止咳,解毒。

桦木皮主治

用于咽痛喉痹,咳嗽气喘,黄疸,腹泻,痢疾,淋证,小便不利,乳痈,疮毒,痒疹。

桦木皮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研末或煅炭研末调敷。

桦木皮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禁服。

桦木皮药理作用

1、祛痰、止咳与平喘作用。

2、抗菌作用。

3、毒性。

桦木皮相关论述

论桦木皮散风、利湿、清热解毒之功。

1、缪希雍:五疸皆湿热蕴于阳明所致,(桦树皮)苦平能除湿热,故主诸疸也。藏器以之治伤寒时行热毒疮,宗奭以之治肺风毒,皆取其苦凉能散风邪、热毒之义耳。(《本草经疏》)

2、倪朱谟:桦木皮,散风热,解痈毒,消五疸,清时行豌豆疮之药也。寇氏云,苦寒善降,能散郁热风毒;轻浮柔软,能消乳毒痈疡。但寒淡清脆之物,如脾胃冷弱,易于作泄者,勿多服久服。(《本草汇言》)

临床应用

桦木皮临床应用

1、治疗多种炎症。

2、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桦木皮相关配伍

1、治慢性支气管炎:桦树皮3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个别患者有口干、恶心等副反应。(《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急性肠炎:桦木皮9-12g,水煎服。也可将桦树皮烧炭,研粉,每服1-1.5g,每日2-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桦木皮附注

本属植物垂枝桦BetulapendulaRoth.其皮亦作桦木皮入药。分布于新疆北部地区。

加工炮制

桦木皮采收加工

春、夏、秋季均可剥取树皮,以春、秋季采者为佳,切碎、晒干。

药材鉴别

桦木皮药材性状

呈大张的反卷筒状,卷筒的外表面(即皮的内表面)淡黄棕色,有深色横条纹。卷筒的内表面(即皮的外表面)灰白色而微带红色,上有疙瘩样的枝痕,黑棕色。质柔韧,折断面略平坦,可成层的片状剥落。气微弱而香;味苦。

桦木皮饮片性状

本品为丝状,外表面灰白色微红,上有黑棕色疙瘩样的枝痕;内表面淡黄棕色,有深色横条纹。质柔韧,折断面略平坦,可成层的片状剥离。气微香,味苦。

植物学信息

桦木皮植物种属

桦木科植物白桦。

桦木皮形态特征

白桦,又名:粉桦、桦皮树。乔木,高达25m。树皮白色,剥裂;枝条暗灰色或暗褐色,无毛;小枝暗灰色,嫩枝红褐色,光滑无毛。叶柄细瘦,长1-2.5cm;叶片卵状三角形、三角形、菱状三角形或卵状菱形,长3-9cm,宽2-7.5cm,先端渐尖,有时呈短尾尖,基部截形至楔形,有时微心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重齿,上面疏生毛和腺点,下面无毛,密生腺点,侧脉5-7对。果序单生,圆柱形或长圆柱形,下垂,长2-5cm;序梗细,长1-2.5cm,密生短柔毛,有时有腺点;果苞长5-7mm,外面密生短柔毛,中裂片三角卵形,顶端渐尖或钝,侧裂片卵形或近圆形。小坚果狭长圆形或卵形,长1.5-3mm,宽1-1.5mm,膜质翅较果长1/3,与果近等宽。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桦木皮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江苏有栽培。

桦木皮道地产区

东北、华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四川、云南、西藏、江苏。

桦木皮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00-4100m的山地林中,是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常见树种,常成群落生长。


  • 暂无相关文章
  • Posted in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