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莓,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太平莓RubuspacificusHance的全草。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具有清热,活血之功效。用于发热,产后腹痛。
【中文名称】太平莓【拉丁文名】RubuspacificusHance【别名】老虎扭【道地产区】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福建【性味归经】味辛、苦、酸,性平。归肝经【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太平莓功能
清热,活血。
太平莓主治
用于发热,产后腹痛。
太平莓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太平莓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太平莓相关论述
《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妇女产后腹痛,发热。
临床应用
太平莓相关配伍
治妇女产后腹痛,发热:(太平莓)干燥全草250g,甘草15-18g。水煎,冲红糖、黄酒,早晚饭前各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太平莓采收加工
6-8月割取带花、叶全草,洗净,充分晒干。
植物学信息
太平莓植物种属
蔷薇科植物太平莓。
太平莓形态特征
太平莓又名:大叶莓。常绿矮小灌木,高40-100厘米;枝细,圆柱形,微拱曲,幼时具柔毛,老时脱落,疏生细小皮刺。单叶,革质,宽卵形至长卵形,长8-16厘米,宽5-1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色绒毛,基部具掌状5出脉,侧脉2-3对,下面叶脉突起,棕褐色,边缘不明显浅裂,有不整齐而具突尖头的锐锯齿;叶柄长4-8厘米,幼时具柔毛,老时脱落,疏生小皮刺;托叶大,棕色,叶状,长圆形,长达2.5厘米,具柔毛,近顶端较宽并缺刻状条裂,裂片披针形。花3-6朵成顶生短总状或伞房状花序,或单生于叶腋;总花梗、花梗和花萼密被绒毛状柔毛;花梗长1-3厘米;苞片与托叶相似,惟稍小;花大,直径1.5-2厘米;萼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外萼片顶端常条裂,内萼片全缘,在果期常反折,稀直立;花瓣近[a形,白色,顶端微缺刻状,基部具短爪,稍长于萼片;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具长柔毛;雌蕊很多,无毛,稍长于雄蕊。果实球形,直径1.2-1.6厘米,红色,无毛;核具皱纹。花期6-7月,果期8-9月。
太平莓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福建。
太平莓道地产区
江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南、福建。
太平莓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1000m的山地路旁或杂木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