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绵马,中药名。为鳞毛蕨科植物欧洲鳞毛蕨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驱虫,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乙脑,痄腮,麻疹,崩漏,肠寄生虫病,水肿,小便不利。
【中文名称】欧绵马【别名】贯众、鳞毛蕨【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毒性】有毒【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欧绵马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驱虫,利水消肿。欧绵马主治
感冒发热,乙脑,痄腮,麻疹,崩漏,肠寄生虫病,水肿,小便不利。欧绵马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2-4g。
欧绵马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宜慎用。孕妇禁服。
欧绵马化学成分
根茎含副绵马素,白绵马素,绵马酸,黄绵马酸即黄绵马酸BB,低绵马素BB,绵马酚,十三烷,十四烷,十五烷,十六烷,1-十七烯,2,6-二正丁烷某对甲苯酚,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山萮酸,角鲨烯。
欧绵马药理作用
1、驱虫作用:欧绵马能使绦虫虫体麻痹,脱离肠壁而品驱虫效果,作为对绦虫及十二指肠钩虫驱除药历史悠久。其有效成分绵马酸镁盐比粗提取物油树脂的驱虫效果强5-7倍,毒性也增大2倍。
2、抗微生物作用:水煎剂有抗单纯疮疡病毒作用。乙醇提取物有抗疱疹性口炎病毒作用。欧绵马所含间苯三酚衍生物对乳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尤以绵马酸作用最强,对酵母菌仅绵马酸具有抑制作用。
欧绵马毒理作用
欧绵马毒性较大,现已少用。它在胃肠道不易吸收,但如肠中有过多脂肪,则可促进吸收而致中毒。它能麻痹随意肌、心肌,对胃肠道有刺激性,严重时导致呕吐、下泻,还能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视网膜血管痉挛及伤害视神经)。中毒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震颤、惊厥乃至延脑麻痹。绵马酸镁盐40mg/kg灌服,即可引起狗精母细胞变异、腹泻、消瘦,剂量增大至40-80mg/kg,给药10-15d,可损害视神经,引起失明,也可损害大脑白质。小鼠灌胃的LD50为298mg/kg,大鼠为1076mg/kg,豚鼠为273mg/kg。
欧绵马相关论述
《新疆中草药》:“清热解毒,杀虫,止血。预防流感、腮腺炎、麻疹,治流感发烧,功能性子宫出血,热毒过盛,食物中毒,肾虚浮肿,驱绦虫。”
临床应用
欧绵马相关配伍
1、预防流感,腮腺炎,麻疹:贯众9g。水煎服,连服数日。或将贯众1-2个放入水缸中。
2、治流感发烧:贯众、板蓝根各9g,甘草6g。水煎服。
3、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贯众炭、丹皮、藕节各9g。水煎服。
4、治热毒过盛,食物中毒:贯众、刺黄柏、甘草、紫参各9g。水煎服。
5、治肾虚浮肿:贯众、生地、鸦葱根各9g,核桃仁15g,杏仁6g。共研细末,白糖水冲服,每服9g,1日2次。
6、驱绦虫:贯众15g,槟榔9g,大黄6g。水煎,晚睡前服,连服3日。(1-6方出自《新疆中草药》)
欧绵马附注
同科植物矛状耳蕨Polystichumlonchits(L.)Roth.其特征是: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40对以上,基部有耳,边缘有尖刺。其余同欧洲鳞毛蕨。分布于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地区。根茎(名耳蕨)与欧绵马同等入药。
加工炮制
欧绵马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除去叶,洗净,晒干。
植物学信息
欧绵马植物种属
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欧洲鳞毛蕨。欧绵马形态特征
植株高60-100cm。根茎粗壮,直立或斜生,坚硬,连同叶柄基部密被灰褐色、阔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5-30cm,上部的鳞片狭披针形;叶片厚纸质,卵状披针形,长40-70cm,宽20-30cm,短渐尖,羽片两面及叶轴被黑褐色、披针形膜质鳞片,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羽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宽2-4cm,深裂至叶轴;裂片密集,纯头,全缘或有锯齿;下部的羽片为二回羽状;小羽片稍延长;叶脉分叉。孢子囊群大,背生于中脉两侧排成1-3行;囊群盖圆肾形,凹部较深。欧绵马分布区域
分布于新疆北部地区。欧绵马生长环境
生于林下阴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