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R1

大青

大青,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大青ClerodendrumcyrtophyllumTurcz.的茎、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外感热病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黄疸,热毒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外伤出血。

大青【中文名称】大青【别名】大青叶、臭大青【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心经【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大青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大青主治

外感热病热盛烦渴,咽喉肿痛,口疮,黄疸,热毒痢,急性肠炎,痈疽肿毒,衄血,血淋,外伤出血。

大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大青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服。

大青化学成分

1、叶含大青甙、蜂花醇、正二十五烷、γ-谷甾醇、异戊二烯聚合体、半乳糖醇、豆甾醇、鞣质及黄酮。

2、茎含大青酮A、B,石蚕文森酮F、柳杉酚、无羁萜、赪桐二醇烯酮、赪酮甾醇、5,22,25-豆甾三烯-3β-醇。

大青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大青叶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痢疾杆菌均有杀菌作用;试验还表明,不论对呋喃西林、磺胺噻唑、小檗碱敏感或耐药之痢疾杆菌,对大青叶均很敏感。对脑膜炎球菌亦有杀灭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波蒙那群、黄疸出血群沃尔登型、七日热型也有杀灭作用。

大青叶临床用于多种病毒感染,但实验室内的抗病毒试验至今未见报告。

2、利尿和抗炎作用:大青甙是大青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的利尿和抗炎作用,大鼠灌胃给药400mg/kg后3h内排尿量为4.3±0.4ml/100g体重;此剂量灌胃对大鼠鸡蛋清性及右旋糖酐性关节炎均能减小肿胀程度,作用与对照组保泰松相当。

大青毒理作用

大青甙小鼠灌胃的LD50为8g/kg;腹腔注射5g/kg。

大青相关论述

1、《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

2、《本草经集注》:疗伤寒方多用此。除时行热毒为良。

3、《药性论》:能去大热,治温疫寒热。

4、《日华子》:治热毒风,心烦闷;渴疾口干,小儿身热疾,风疹,天行热疾及金石药毒,兼涂署肿毒。

5、《本草图经》:古方治伤寒黄汗、黄疸等有大青汤,又治伤寒头身强,腰脊痛葛根汤亦用大青,大抵时疾药多用之。

临床应用

大青相关配伍

1、治温毒发斑:大青四两,甘草、胶各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纳豉煮三沸,去滓,乃纳胶。分作四服,尽又合。此治得至七八日,发汗不解,及吐下大热,甚佳。(《补缺肘后方》)

2、治时行壮热头痛,发疮如豌豆遍身:大青三两,栀子二七枚(擘),犀角(屑)一两,豉五合。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服之无所忌。(《延年方》大青汤)

3、治小儿口疮不得吮乳:大青十八珠,黄连十二铢。上二味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千金要方》)

4、治热病不解,下痢困笃欲死者: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三两,胶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取三分,分三服,尽更作,日夜两剂。(《补缺肘后方》)

加工炮制

大青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大青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丝,干燥。

药材鉴别

大青药材性状

叶微皱折,有的将叶及幼枝切成小段。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细长卵圆形,长5-20cm,宽3-9cm;全缘,先端渐尖,基部钝圆,上面棕黄色、棕黄绿色至暗棕红色,下面色较浅;叶柄长1.5-8cm;纸质而脆。气微臭,味稍苦而涩。

以叶大、无柄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大青植物种属

马鞭草科大青属大青。

大青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10m。幼枝黄褐色,被短柔毛,髓坚实,白色。单叶对生;叶柄长1.5-8cm;叶片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圆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20cm,宽3-9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或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背面常有腺点;侧脉6-10对。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16cm,宽20-25cm,具线形苞片,长3-7mm;花萼杯状,先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粉红色,外面被黄褐色短绒毛和不明显的腺点;花冠白色,花冠管细长,长约1cm,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5mm;雄蕊4,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果实球形或倒卵形,直径5-10mm,绿色,成熟时蓝紫色,宿萼红色;花、果期6月至翌年2月。

大青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大青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平原、路旁、丘陵、山地林下或溪谷旁。


  • 暂无相关文章
  • Posted in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