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中药名,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
【中文名称】川芎【拉丁文名】Chuanxiong Rhizoma【别名】山鞠穷、芎䓖、香果、胡䓖、马衔芎䓖、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伞形目【科】伞形科【属】藁本属【种】川芎【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药材分类】植物【饮片名称】川芎、酒炙川芎【医保类型】医保(川芎)
功效作用
川芎功能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川芎主治
主要用于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肝血瘀阻之胸胁刺痛、瘀血阻滞之跌仆损伤、疮疡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恶露不行、多种头痛和风湿痹痛等。
川芎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煎汤漱口。
川芎不良反应
1、川芎用量过大或应用不当,可致中毒。
2、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及过敏反应,如恶心呕吐、胸闷、皮肤瘙痒及丘、斑疹等。极少数妇女出现经期提前、经量增多。
3、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者,可肌内注射非那根,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口服扑尔敏、强的松等抗过敏治疗;亦可用黄芩10g,生甘草15g,绿豆30g煎水内服。
川芎注意事项
1、川芎辛温升散,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慎用。
2、其温燥之性,有耗血伤阴之弊,阴虚火旺,舌红口干者不宜应用。
3、妇女月经过多及无瘀之出血疾病不宜应用。
4、孕妇忌用。
5、静脉给药时宜从小剂量开始,然后递增用量,否则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川芎化学成分
本品含生物碱(如川芎嗪),挥发油(主要为藁本内脂、香烩烯等),酚类物质(如阿魏酸),内脂素以及维生素A、叶酸、蔗糖、甾醇、脂肪油等。
川芎药理作用
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川芎嗪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所含阿魏酸的中性成分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子宫平滑肌;水煎剂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加速骨折局部血肿的吸收,促进骨痂形成;有抗维生素E缺乏作用;能抑制多种杆菌;有抗组织胺和利胆作用。
川芎毒理作用
小鼠静注川芎嗪的LD50为239m/kg,每日给狗静滴5mg/kg、10mg/kg,连续给药4星期,丙氨酸转氨酶、血中非蛋白氮、血象及凝血时间均波动在正常指数范围内。实验结束时,取心、肝、脾、肺、肾、肠系膜淋巴结、肾上腺等做病理检查,均未见显著改变。兔血体外试验,2mg/ml川芎嗪未见溶血,给家免静滴100mg/kg亦未出现溶血现象。川芎(日本产)甲醇提取物给雄性wistar大鼠和ddy小鼠1次灌服6g/kg未见明显毒性,而腹腔注射相同剂量则表现一定毒性反应。给雄性wistar大鼠每日服甲醇提取物1.5g/kg和3g/kg,连续21d,可见竖毛或流涎,红细胞对渗透压的抵抗力稍有提高,虽然病理观察未见肝脏病变,但肝重量增加,肝药酶活性诱导增强,血清中游离胆固醇和肾脏细胞色素P-450含量升高。
川芎相关论述
1、张洁古: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
2、《本草要略》:味辛性温,血药中用之,能助血流行,奈何过于走散,不可久服多服,令人卒暴死。能止头疼者,正以有余者;能散不足者,能引清血下行也。古人所谓血中气药信战,惟其血中气药,故能辛散而能引血上行也。痈疽药中多之者,以其入心,而能散故耳。盖心帅气而行血,芎入心则助心,帅气而行血,气血行则心火散,邪气不留而痈肿亦散矣。东垣曰,下行血海,养新生之血者,非惟味辛性温者,必上升而散,血贵宁静而不贵躁动,川芎味辛性温,但能升散而不能下守,故能下行以养新血耶,四物汤中用之者,特取其辛温而行血药之滞耳。岂真用此辛温走散之药。
3、《本草纲目》:芎䓖,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
4、《本草正》:川芎其性善散,又走肝经,气中之血药也。芎、归俱属血药,而芎之散动尤甚于归,故能散风寒,治头痛。以其气升,故兼理崩漏眩运,以其甘少,故散则有余,补则不足,惟风寒之头痛,极宜用之。若三阳火壅于上而痛者,得升反甚,今人不明升降,而但知川芎治头痛,谬亦甚矣。
5、《本草汇言》:芎䓖,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活血有功,而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人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凡郁病在中焦者,须用川芎,开提其气以升之,气升,则郁自降也。
6、《本草新编》:川芎,功专补血,治头痛有神。行血海,通肝经之脏,破癥结宿血,产后去旧生新,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血闭者能通,外感者能散,疗头风其神,止金疮疼痛。此药可君可臣,又可为佐使,但不可单用,必须与补气补血之药佐之,则利大而功倍。倘单用一味以补血,则血动,反有散失之忧。若单用一味以止痛,则痛止,转有暴亡之虑。若与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同用以补气,未必不补气以生血也;若与当归、熟地、山茱、麦冬、白芍以补血,未必不生血以生精也。所虞者同风药并用耳。可暂而不可常,中病则已,又何必久任哉。
7、《衷中参西录》:芎䓖气香窜,性温,温窜相并,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其特长在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治脑为风袭头疼、脑为浮热上冲头疼、脑部充血头疼。其温窜之力,又能通气活血,治周身拘挛,女子月闭无子。
临床应用
川芎临床应用
1、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常与丹参、桂枝、檀香等同用;治肝郁气滞之胁痛,常配柴胡、白芍、香附,如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治肝血瘀阻,积聚痞块、胸胁刺痛,多与桃仁、红花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治跌仆损伤,瘀肿疼痛,可配乳香、没药、三七等药用。
2、治血瘀经闭、痛经,常与赤芍、桃仁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若属寒凝血瘀者,可配桂心、当归等,如温经汤(《妇人良方》);若治产后恶露不下,瘀阻腹痛,可配当归、桃仁、炮姜等,如生化汤(《傅青主女科》);治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或错后,可配益母草、当归等,如益母胜金丹(《医学心悟》)。
3、治风寒头痛,配羌活、细辛、白芷,如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治风热头痛,可配菊花、石膏、僵蚕,如川芎散(《卫生保健》);若治风湿头痛,可配羌活、独活、防风,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治血虚头痛,取本品祛风止痛之功,可配当归、白芍,如加味四物汤(《金匮翼》);若治血瘀头痛,可配赤芍、麝香,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川芎相关配伍
1、川芎配乌药:川芎辛温香窜,能升能降,上行巅顶,下达血海,为血中之气药,功善活血;乌药辛开温通,上走脾肺,下通肝肾,有行气散寒止痛之功,功偏行气。两药伍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2、川芎配当归:川芎辛温而燥,偏于活血行气;当归甘补辛散,质润而腻,偏于养血和血。两药伍用,活血、养血、行气三功并举,且润燥相济,使祛瘀而不耗伤气血,养血而不致血壅气滞,共奏活血祛瘀、养血和血之效。适用于血虚、血瘀之头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风湿痹痛等。
3、川芎配白芍:川芎辛温香窜,活血行气,偏于升散;白芍微苦略酸,养血敛阴,偏于收敛。两药伍用,活血、养血兼顾,疏肝、柔肝并举,使活血祛瘀而不伤正气,疏肝开郁而不损肝阴。适用于肝血或肝阴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肝郁血滞所致的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
川芎鉴别用药
生川芎与酒川芎:生川芎辛香走窜之性较强,功擅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血瘀气滞所致的各种痛证;酒川芎能引药上行,且增强了川芎的活血行气止痛功效,临床多用于气滞血瘀之头痛,胸胁疼痛,闭经痛经,以及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川芎相关药品
清眩片(丸)、速效救心丸、脑安颗粒(胶囊)、消栓通络胶囊(颗粒、片)坎离砂。
川芎相关方剂
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引《医学统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川芎散(《卫生宝鉴》)、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川芎药膳食疗
黄芪川芎粥:
1、功效:益气安胎、活血止痛。适用于气虚胎动、腹痛下血症。
2、原材料:黄芪30g,川芎5g,砂仁5g,桑寄生10g,粳米10g。
3、做法:将黄芪、川芎、砂仁、桑寄生水煎取汁,再将粳米洗净,与药汁放入砂锅,同煮为粥至黏稠。
4、用法:每天分3次,温热食。
加工炮制
川芎采收加工
5月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切片生用或酒炙。
川芎炮制方法
1、川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至四、五成透,洗净,闷润至透,切薄片,晾干或低温干燥。
2、酒川芎:取净川芎片,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川芎100kg,用黄酒10kg。
3、炒川芎:取净川芎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或至微焦,取出放凉。
4、麸炒川芎:将锅烧热,撒下麦麸至冒烟时加入川芎片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川芎片100kg,用麸皮18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川芎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散有根迹维管束,其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波状或不规则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多角形或类圆形,大多单列或排成V形,偶有木纤维束。髄部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油室,类圆形、椭圆形或形状不规则,淡黄棕色,靠近形成层的油室小,向外渐大;薄壁细胞中富含淀粉粒,有的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晶体,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
粉末淡黄棕色或灰棕色。淀粉粒较多,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状;偶见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晶体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类圆形团块或类簇晶状,直径10-25μm。木栓细胞深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微波状弯曲。油室多已破碎,偶可见油室碎片,分泌细胞壁薄,含有较多的油滴。导管主为螺纹导管,亦有网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14-50μm。
2、取本品粉末1lg,加石油醚(30-60°C)5ml,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1ml,挥干后,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再加2%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2-3滴与甲醇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2滴,显红紫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欧当归内酯A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1 mg的溶液(置棕色量瓶中),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川芎药材性状
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殊,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川芎饮片性状
1、川芎:为不规则的薄片或蝴蝶形薄片,余参见药材性状。
2、酒川芎:色泽加深,略有酒香气。
3、炒川芎、麸炒川芎:形如川芎片,色泽加深。
川芎常见伪品
掺伪品:用泥沙及胶质物混合,将所有表面孔隙粘满,后切片,晒干,以增加重量。
植物学信息
川芎植物种属
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
川芎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全株有浓烈香气。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拳形团块,下端有多数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茎下部的节膨大成盘状(俗称苓子),中部以上的节不膨大。茎下部叶具柄,柄长3-10cm,基部扩大成鞘;叶片轮廓卵状三角形,长12-15cm,宽10-15cm,三至四回三出式羽状全裂,羽片4-5对,卵状披针形,长6-7cm,宽5-6cm,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至长卵形,长2-5mm,宽1-2mm,顶端有小尖头,仅脉上有稀疏的短柔毛;茎上部叶渐简化。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3-6,线形,长0.5-2.5cm;伞辐7-20,不等长,长2-4cm;小伞形花序有花10-24;小总苞片2-7,线形,略带紫色,被柔毛,长3-5mm;萼齿不发育;花瓣白色,倒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有短尖状突起,内曲;雄蕊5,花药淡绿色;花柱2,长2-3mm,向下反曲。幼果两侧扁压,长2-3mm,宽约1mm;背棱槽内有油管1-5,侧棱槽内有油管2-3,合生面有油管6-8。花期7-8月,幼果期9-10月。
川芎分布区域
主要栽培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川芎道地产区
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以四川产者质优。
川芎生长环境
为著名栽培中药材,未见野生。
川芎生长见习
喜温暖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环境,稍能耐旱,怕荫蔽和水涝。适宜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上栽培,不宜在过沙的冷砂土或过于粘重的黄泥、白鳝泥、下湿田等处种植,忌连作。
川芎繁殖方式
用地上茎的茎节(苓子)繁殖,分育苓和栽种。
川芎栽培技术
1、育苓:选海拔1000m以上的山区培育,于2月上旬挖出坝川芎根茎(称抚芎),除去泥土、须根或茎叶,按行株距(25-30)cm×(15-20)cm开穴,深约6cm,每穴放抚芎1枚,芽头向上,压实,覆土3cm,每1h㎡用抚芎2250-3750kg。苗高10cm左右时间苗,每穴留壮苗8-10株,中耕除草2-3次,追肥1-2次,7月下旬茎节膨大略带紫色时挖取全株,割下根茎(干后供药用),将茎杆捆成小束,放室内或阴凉处,8月上旬取茎中部按节切成3-4cm小段,提供坝地做种用。
2、栽种:于8月上、中旬,按行株距(25-30)cm×20cm开沟,深2-3cm,将苓子平施沟内,芽向上埋入土中,用堆肥或土粪掩盖,再用稻草稀覆畦面。冷凉地区可就地育苓,7月中旬,直接用收获的川芎地上茎作种,就地选阴凉湿润地方育苓,方法与山区育苓相同。
川芎病虫防治
1、根腐病,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含有中烧毁;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白粉病,用石硫合剂或甲基托布津或粉锈宁药剂防治。3、叶枯病,常在5-7月发生,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
4、还有菌核病等为害。
5、川芎茎节蛾,育苓阶段用80%敌百虫100-150倍水溶液喷雾,并注意着重防治第1代二龄前幼虫,平原地区前用5:5:100的烟筋、枫杨叶和水,共泡数日后浸苓子12-24h。
6、还有地老虎、种蝇等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