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R1

对叉疔药

对叉疔药,中药名。为西番莲科植物杯叶西番莲PassifloracupiformisPassif的根、茎叶。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浊,半身不遂,疔疮,外伤出血,痧气腹胀疼痛。

对叉疔药【中文名称】对叉疔药【拉丁文名】Passiflora cupiformis Mast.【别名】叉痔草、飞蛾草、半边风、燕尾草、燕子尾、老鼠铃、蝴蝶暗消、马蹄暗消、锅铲叶【道地产区】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归经】味甘、微涩,性温,归心、肾经【毒性】无毒【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对叉疔药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养心安神。

对叉疔药主治

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浊,半身不遂,疔疮,外伤出血,痧气腹胀疼痛。

对叉疔药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对叉疔药注意事项

《贵州民间药物》:忌酒、豆腐及生冷食物。

对叉疔药相关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治痧气,止血,驱风除湿。

2、《贵州草药》:解毒,止血,熄风,镇痛。

3、《云南中草药》:养心安神,除湿活络。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临床应用

对叉疔药相关配伍

1、治风湿性心脏病:杯叶西番莲根研末。每次9g,每日服3次,糖水送服。(《云南中草药》)

2、治半身不遂:对叉疔药根120g,泡酒服,或外搽。(《贵州民间药物》)

对叉疔药现代研究

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血尿,白浊,疔疮,半身不遂,外伤出血和腹胀疼痛等。

加工炮制

对叉疔药采收加工

秋季挖取全株,洗去泥土,鲜用或切碎,晒干。

植物学信息

对叉疔药植物种属

西番莲科植物杯叶西番莲。

对叉疔药形态特征

藤本,长达6米;茎渐变无毛。叶坚纸质,长6-12(-15)厘米,宽约4-10(-11)厘米,先端截形至2裂,基部圆形至心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稀疏粗伏毛并具有6-25枚腺体,裂片长达3-8厘米,先端圆形或近钝尖;叶柄长3-7厘米,被疏毛,从基部往上1/4至1/8处具2个盘状腺体。花序近无梗,有5至多朵花,被棕色毛;花梗长2-3厘米;花白色,直径1.5-2厘米;萼片5枚,长8-10毫米,外面顶端通常具1枚腺体(有时缺)或长达1毫米的角状附属器,被毛;花瓣长7-8.5毫米;外副花冠裂片2轮,丝状,外轮长8-9毫米,内轮长2-3毫米;内副花冠褶状,高约1.5毫米;具花盘,高约1/4毫米;雌雄蕊柄长3-5毫米;雄蕊5枚,花丝分离,长4.5-6毫米,花药长圆形,长2.5毫米;子房近卵球形,无柄,长约2毫米,无毛;花柱3枚,分离,长约4毫米。浆果球形,直径1-1.6厘米,熟时紫色,无毛;种子多数,三角状椭圆形,长约5毫米,扁平,深棕色。花期4月,果期9月。

对叉疔药分布区域

分布于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对叉疔药道地产区

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对叉疔药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700-2000m的山坡、路旁草丛及山沟灌丛中。


  • 暂无相关文章
  • Posted in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