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R1

鹿筋

鹿筋(LiganentumCervi),中药名。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四肢的肌腱。杀鹿后,取四肢,抽出鹿筋,保留蹄部,洗净,鲜用或阴干。梅花鹿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马鹿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味咸,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常用于肝肾亏虚、劳损绝伤、风湿痹痛、转筋、风湿关节痛、手足无力、腓肠肌痉挛、男子精衰、精血不足、一切虚损、腰腿酸痛、肢节软弱。

鹿筋【中文名称】鹿筋【性味归经】味咸,性温。归肝、肾经【药材分类】动物【声明】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功效作用

鹿筋功能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鹿筋主治

肝肾亏虚,劳损绝伤,风湿痹痛,转筋,风湿关节痛,手足无力,腓肠肌痉挛,男子精衰,精血不足,一切虚损,腰腿酸痛,肢节软弱。

鹿筋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60~120g。

鹿筋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较差者不宜服用。

临床应用

鹿筋相关配伍

治骨鲠:鹿筋渍之,索紧,令大如弹丸,持筋端吞之,至鲠处,徐徐引之,鲠着筋出。(《外台》)

加工炮制

鹿筋采收加工

杀鹿后,取四肢,抽出鹿筋,保留蹄部,洗净,鲜用或阴干。

鹿筋炮制方法

1.鹿筋: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蹄甲,用温水近2h洗净,取出文火烘烤至软,趁热切成薄片,干燥。

2.烫鹿筋:先将滑石粉(用量以掩埋鹿筋片,并剩余部分为宜)至锅内,中火加热至翻动呈灵活状态时,倒入净鹿筋片,翻炒至形体鼓起,呈深黄色时,筛去滑石粉,放凉。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或石灰缸内,防霉,防蛀。~~

药材鉴别

鹿筋药材性状

鹿筋药材性状

(1)梅花鹿筋:本品呈细长条状,长25~43cm。粗0.8~1.2cm。金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半透明。悬蹄小,蹄甲黑色,光滑,呈稍狭长的半圆形,蹄垫灰黑色,角质化。蹄毛棕黄色或淡棕色,细而柔软。籽骨4块,关节面光滑,2、3籽骨似舌状,稍大,长1.2~1.4cm,宽0.5~0.7cm,1、4籽骨关节面均有1条棱脊,一侧斜面呈长条形,长0.9~1.1cm,宽0.4~0.6cm。质坚韧,难折断,气微腥,味淡。

(2)马鹿筋:本品呈细长条状,长37~54cm,粗1.4~3cm。红棕色或棕黄色,有光泽,不透明或半透明。悬蹄较大,蹄甲黑色,光滑,呈半圆锥状,顶部钝圆,蹄垫灰黑色,角质化。蹄毛棕黄色或棕色,稍柔软。籽骨4块,关节面光滑,2、3籽骨似舌状,稍大,长1.6~1.8cm,宽0.8~1cm,1、4籽骨关节面均有1条棱脊,一侧斜面呈长条形,长1.3~1.5cm,宽0.7~0.9cm,一侧斜面呈长条形,长1.3~1.5cm,宽0.7~0.9cm,一侧斜面呈长半圆形,长1.3~1.5cm,宽0.7~0.9cm。质坚韧。气微腥,味淡。

鹿筋饮片性状

鹿筋呈不规则的薄片状,金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而透明,质坚韧,气微腥。无杂质及霉蛀。烫鹿筋形同鹿筋,形体鼓起,色泽加深,质较松脆,气微香。

动物学信息

鹿筋动物属种

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

鹿筋形态特征

1.梅花鹿,体长约1.5m左右,体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蹠腺,主蹄狭小,侧蹄小。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长全时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梅花鹿冬毛栗棕色,白色斑点不显。鼻面及颊部毛短,毛尖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外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著,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


  • 暂无相关文章
  • Posted in 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