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子,中药名。为锦葵科植物蜀葵Althaearosea(Linn.)Cavan.的种子。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具有利尿通淋,解毒排脓,润肠之功效。用于水肿,淋症,带下,乳汁不通,疮疥,无名肿毒。
【中文名称】蜀葵子【拉丁文名】Althaearosea(Linn.)Cavan.【道地产区】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毒性】无毒【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蜀葵子功能
利尿通淋,解毒排脓,润肠。
蜀葵子主治
用于水肿,淋症,带下,乳汁不通,疮疥,无名肿毒。
蜀葵子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蜀葵子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蜀葵子相关论述
《日华子》:治淋涩,通小肠,催生落胎,疗水肿。
临床应用
蜀葵子相关配伍
1、治水肿,大小便不畅,尿路结石:蜀葵子研粉,每服6g,开水送服,每日2次。(《陕西中草药》)
2、治石淋:用五月五日葵子,微炒,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一钱,当下石出。(《圣惠方》)
3、治小儿大便不通:捣白花胡葵子末,煮汁服。(《千金要方》)
4、治痈毒无头:杵蜀葵(子)末敷之。(《经验后方》)
加工炮制
蜀葵子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后摘取果实,晒干,打下种子。筛去杂质,再晒干。
植物学信息
蜀葵子植物种属
锦葵科植物蜀葵。
蜀葵子形态特征
蜀葵又名:菺、戎葵、胡葵、一丈红、白蜀葵、小蜀芪。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米,茎枝密被刺毛。叶近圆心形,直径6-16厘米,掌状5-7浅裂或波状棱角,裂片三角形或圆形,中裂片长约3厘米,宽4-6厘米,上面疏被星状柔毛,粗糙,下面被星状长硬毛或绒毛;叶柄长5-15厘米,被星状长硬毛;托叶卵形,长约8毫米,先端具3尖。花腋生,单生或近簇生,排列成总状花序式,具叶状苞片,花梗长约5毫米,果时延长至1-2.5厘米,被星状长硬毛;小苞片杯状,常6-7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10毫米,密被星状粗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2-3厘米,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长1.2-1.5厘米,密被星状粗硬毛;花大,直径6-10厘米,有红、紫、白、粉红、黄和黑紫等色,单瓣或重瓣,花瓣倒卵状三角形,长约4厘米,先端凹缺,基部狭,爪被长髯毛;雄蕊柱无毛,长约2厘米,花丝纤细,长约2毫米,花药黄色;花柱分枝多数,微被细毛。果盘状,直径约2厘米,被短柔毛,分果爿近圆形,多数,背部厚达1毫米,具纵槽。花期2-8月。
蜀葵子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蜀葵子道地产区
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蜀葵子生长环境
本种原产我国西南地区,现各地广泛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