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中药名。为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babylonicaL.的带毛种子。垂柳耐水湿,也能生于旱处。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消痈之功效。常用于吐血,创伤出血,痈疽,恶疮。
【中文名称】柳絮【别名】柳实、柳子【性味归经】味苦,性凉【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柳絮功能
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柳絮主治
用于吐血,创伤出血,痈疽,恶疮。
柳絮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或浸汁。外用:适量,敷贴;或研末调搽;或烧成灰撒。
柳絮注意事项
体质虚寒者不宜用。
柳絮相关论述
论柳絮与柳花的区别:①陈藏器:柳絮,《本经》以絮为花,花即初发时黄蕊,子为飞絮,以絮为花,其误甚矣。(《本草拾遗》)②寇宗奭:柳华,《经》曰味苦,即是初生有黄蕊者也。及其华干絮方出。又谓之柳絮,收之,贴灸疮及为茵褥。絮之下连小黑子,因风而起,得水湿处便生,如地丁之类。多不因种植,于人家庭院中自然生出,盖亦如柳絮兼子而飞。陈藏器之说是。然古人以絮为花,陶隐居亦曰花随风,状如飞雪,误矣。(《本草衍义》)③李时珍:《本经》主治风水黄疸者,柳花也。《别录》主治恶疮,金疮,溃痈,逐脓血;《药性论》止血疗痹者,柳絮及实也。花乃嫩蕊,可捣汁服。子与絮连,难以分别,惟可贴疮止血裹痹之用。所谓子汁疗渴者,则连絮浸渍,研汁服之尔。又崔寔《四民月令》言三月三日及上除日,采絮愈疾,则入药多用絮也。(《纲目》)。
临床应用
柳絮相关配伍
1.治吐血:柳絮,不拘多少。焙干,碾为细末。温米饮下。(《经效良方》柳絮散)
2.治金疮血出不止:柳絮封之。(《千金要方》)
3.治一切恶毒,脓血胀痛不溃化:柳絮敷上,脓泄毒减。(《外科撮要》)
4.治面露疮,作脓窠如香瓣:柳絮(捣末),腻粉。上二味等分,研匀。油调涂之。(《圣济总录》柳絮散)
5.治脚气:将柳絮烧成灰敷患处。未溃者用香油调敷,已破出水者烧灰干敷。[《山东医刊》1996,(2):48]
6.治冻疮局部溃烂或流水:将柳絮煅成炭灰状,研面。先将局部用温开水(或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清洁,将药面均匀撒入创面。敷料包扎,隔日换1次。[《山东中医杂志》1989,8(1):49]
加工炮制
柳絮采收加工
春季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干燥。
药材鉴别
柳絮药材性状
种子细小,倒披针形,长1-2mm,黄褐色或淡灰黑色。表面有纵沟,顶端簇生白色丝状绒毛,长2-4mm,成团状包围在种子外部。
植物学信息
柳絮植物种属
杨柳科植物垂柳。
柳絮形态特征
垂柳:又名杨柳,小杨,水柳,青丝柳,垂丝柳,清明柳。乔木,高可达18m,树冠开展而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叶狭披针形,长9-16cm,宽0.5-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3-)5-10mm,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花序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3cm,有短梗,轴有毛;雄蕊2,花药红黄色;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2;雌花序长达2-5cm,有梗,基部有3-4小叶,轴有毛;子房椭圆形,无柄或近无柄,花柱短,柱头2-4深裂;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有1。蒴果长3-4mm,花期3-4月,果期4-5月。
柳絮分布区域
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其他各地均有栽培。
柳絮生长环境
垂柳:耐水湿,也能生于旱处。